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PT小说程序 > 类书文集 > 太平御览 > 卷九百二十四 ◎羽族部十一

太平御览 卷九百二十四 ◎羽族部十一

作者:李昉 分类:类书文集 更新时间:2025-01-15 12:07:37 来源:本站原创

  ○鹦鹉   《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汉书》曰:献帝兴平玄年,益州蛮夷献鹦鹉三。诏曰:"往者益州献鹦鹉三枚,夜食三升麻子。今穀价腾贵,此鸟尾嫳有损,可付安西将军杨定国,令归本土。"   《江表传》曰:孙权曾大会,有白头鸟集殿前。权曰:"杆何鸟?"诸葛恪对曰:"白头公。"张昭自以坐中最老,疑恪以鸟名戏之,因曰:"恪欺陛下,未常闻鸟名白头翁者,试使恪复索白头母。"恪曰:"鸟名鹦〈母鸟〉,未必有对,试使辅吴复求鹦父也。"昭不能答。   《山海经》曰:黄山有鸟焉,其状如鹗,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鹉。(郭注曰:鹦鹉舌似儿,扶南徼外有。色如赤,有纯赤。赤者大如雁也。)   又曰:鹦鹉,惠鸟。栖林啄蕊,四指中分,行则啄地。   《淮南子》曰:鹦鹉能言而不可使长言,是得其所言,不得所以言。   《说文》曰:鹦鹉,能言鸟也。   《文士传》曰:黄祖世子裳蚌客大会,有献鹦鹉鸟,射举卮酒於祢衡曰:"愿先生为之赋。"   成公绶《鹦鹉赋》曰:小鸟以其能言解意,故育以金笼,昇之堂殿,然未得鸟之性。   张华《鹪鹩赋》曰:鹦鹉惠而入笼。   傅咸《答李斌书》曰:吾作左丞,未几,而以吾为京兆。虽心知此为不合,然是家亲乡里,自愿,便俗从耳。时帚下问吾当去否,吾答:"鹦鹉子言'阿安乐',今到阿安乐,何为不去?"   《宣验记》曰:有鹦鹉飞集山中,禽兽辄相袄曦。鹦鹉不可久也,便去。后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何足云也?"鹦鹉曰:"犹知不能,然常侨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   《南方异物志》曰:鹦鹉鸟有三种:一种青,大如乌臼;一种白,大如鸱鹗;一种五色,大於青而小于白者。交州以南尽有之。白及五色出杜薄州。凡鸟四指,三向后;此鸟两指向前,两指向后,异於凡鸟也。行则以口啄地,然后足从之。   又曰:广、管、雷、罗、春勤等州多鹦鹉。野者翠毛、丹嘴,可效人言。但稍小,不及陇山者。每群飞,皆数百支。山果熟者,遇之立尽。南中云:"养之,切忌以手扪摸蒲俺,犯者即不饮不啄,病而卒。"余寓番禺,曾游新会县,遇安南欢好使麹将军,(名承美,见代为交趾使也。)见养一鹦鹉,背尾有深浅翠毛,臆前淡紫、嫩红间出,两腋别垂黄毛,翅尾术奇。   《云南行记》曰:瞿笇馆,磴道崎危。又过两重山,上下各十四五里。山顶平,西望无人烟,多鹦鹉。   又曰:新安城路多缦,山尽是松林,其上多鹦鹉飞鸣。   周宣《梦书》曰:鹦鹉为亡人居宅也。梦见鹦鹉,是亡人也。其在堂上,忧豪贤。   ○白鹦鹉   竺法真《罗浮浮山记》曰:山中有纯白鹦鹉。   《异苑》曰:张华,字茂先,有一白鹦鹉。华每行还,鸟辄说僮使善恶。后寂无言,华问其故,鸟云:"见藏瓮中,何由得知?"公后在外,令唤鹦鹉,鹦鹉曰:"昨夜梦恶,不出户。"公犹强之,至庭,为鹯所拨,教其啄鹯脚,仅而获免。   《南史》曰:婆皇国,宋大明三年,献赤、白鹦鹉。   又曰:婆厉妃,梁普通三年,其王频伽遣使珠智献白鹦鹉。   《隋书》曰:杜正玄,幼聪敏,博涉多通。开皇末,举秀才。会林邑献白鹦鹉,仆射杨素促召正玄,使作赋。正玄仓卒之际,圆凳立成。素见文不加点,始异之。   又曰:独孤师受番客鹦鹉,帝察知,遂斩之。   《唐书》曰:贞观中,陀洹国王察失利多婆末那遣使献白鹦鹉,毛羽皓素,头上有红毛数十,垂与翅齐;并五色鹦鹉各一。   《明皇杂录》曰:开玄中,岭南献白鹦鹉,养之宫中。岁久,颇聪惠,洞腺吭词。上及贵妃皆呼"雪衣女"。性既驯扰,常假其饮啄飞鸣,然亦不离屏帷间。上令以近代词臣诗篇授之,数遍便可讽诵。上每与贵妃及诸王博戏,上稍不胜,左右呼"雪衣娘",必飞入局中一鼓舞,以乱其行列;或啄嫔御及诸王手,使不能争道。忽一日,飞上贵妃镜台,语曰:"雪衣娘昨夜梦为鸷鸟所搏,将尽於此乎?"上使贵妃授以《多心经》,记诵颇精熟,日夜不息,若惧祸难有所攘者。上与贵妃出於别殿,贵妃致"雪衣娘"於步辇竿上,与之同去。既至,上命从官校猎於殿下,鹦鹉方戏於殿槛,瞥有鹰至,立时而毙。上与贵妃叹息久之,遂命瘗於苑中,为立冢,呼为"鹦鹉冢"。   ○赤鹦鹉   沉约《宋书》曰:谢庄为太子庶子,时南平王铄上赤鹦鹉,普诏群臣为赋。太子左卫率袁淑,文冠当时,作赋毕,赍以示庄,庄赋亦竟。淑见而叹曰:"江东无我,卿当独秀;我若无卿,亦一时杰也。"遂隐其赋。   《南史》曰:西南夷词罗陀国,宋玄嘉七年,遣使贡金指环、赤鹦鹉。   ○五色鹦鹉   《吴时外国传》曰:扶南东涨海中有洲,出五色鹦鹉。曾见其白者,如母鸡。(《广志》同。)   《唐书》曰:玄宗有五色鹦鹉,能言,育於宫中。上命左右试牵御衣,鸟辄瞋目叱咤。歧王文学熊延京因献《鹦鹉篇》,以赞其事,上以示百寮。尚书左丞相张说上表贺曰:"伏见天恩,以灵异鹦鹉及所述篇出示朝列。臣案《南海异物志》:'有时乐鸟,鸣皆太平,天下有道,则见。'臣验其图:丹首、红臆、朱冠、绿翼,与此鹦鹉尾。而心聪性辨,护主报恩,故非常品凡禽,实《瑞经》所谓时乐鸟也。歧王虽叙其事,未正其名,望编国史,以彰圣瑞。"   又曰:玄和十年,诃陵国遣使献五色鹦鹉、频伽鸟。   《岭表异异》曰:容管廉白州产秦吉了,大约似鹦鹉,嘴脚皆红,两眼后夹脑有黄肉冠。善效人言语,音雄大分明於鹦鹉。以熟鸡子和饭如枣饲之。或云:"容州有纯白色者,"俱未之见也。   ○孔雀   《春秋玄命苞》曰:火离为孔雀。   《周书》曰:成王时,方献孔雀。(方,亦戎别名。)   《汉书》曰:罽宾国出孔雀。   又曰:尉佗献文帝孔雀二双。   《续汉书》曰:西南夷滇池出孔雀。   又曰:西域条支国出孔雀。   张璠《汉记》曰:条支国临西海,出狮子、孔雀。   《江表传》曰:魏文帝遣使於吴求孔雀,群臣以为非礼,欲不与,孙权敕付使。   《魏文帝与朝臣诏》曰:前于阗王所上孔雀尾万枚,文彩五色,以为金根车盖,遥望耀人眼。   《吴志》曰:孙休永安五年,使察兽到交趾调孔雀、大猪。   又曰:薛综上疏:"日南远致孔雀,逞案宝玩,不抑其赋,以益中国。"   《吴录·地理志》曰:交趾西子县多孔雀,在山草中,郡内及朱崖皆有之。   《晋公卿赞》曰:世祖时,西域献孔雀,解人语,弹指应声起舞。   《晋书》曰:公孙皓时,交趾太守孙谞贪墨,为百姓所患。会察兽邓荀至,擅调孔雀三千头,人畜一头,遣送秣陵和。既苦远役,咸思为乱,郡吏吕兴杀谞及荀,以郡内附。   《齐书》曰:武帝年十三,梦人以笔画身左右为两翅,又着孔雀羽衣裳,空中飞举。   又曰:文惠太子长砝昶珍玩之物,织孔雀毛为裘,光彩金翠,过於雉头远矣。   《后魏书》曰:龟兹国地多孔雀,群飞山谷,人取养及食,乳如鸡,鹜。   《唐书》曰:高祖穆皇后少时,父母私相谓曰:"我女貌非常,不可妄以许人,当为之求贤夫矣。"乃於门屏画二孔雀相对,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令射之。父母潜相谓曰:"若中孔雀之目者,即以妻之。"前后射者数千人,莫能中。高祖后至,发,各中一目。肃公大悦,因即与婚。   《山海经》曰:南方多孔鸟。(郭璞注曰:孔雀也。)   《列仙传》曰:萧史吹箫致孔雀。   《西京杂记》曰:鲁恭王好斗鸭、雁,养孔雀、,奉穀一年二千石。   《盐铁论》曰:南越以孔雀珥门户。今贵其所饶,非所以厚中国也。   《太玄经》曰:孔、雁之仪,可法则也。(虞翻注曰:雁飞成列,亦成行,故可法则也。)   《郭子》曰:梁国阳氏子年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之设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杆实君家果?"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南越志》曰:义宁县杜山多孔雀,为鸟不必匹合,止以音影相接,便有孕。   《楚辞》曰:孔雀盖兮翠旌,(王逸曰:以孔雀之翅为车盖。)登九天兮抚彗星。   《华阳国志》曰:云南郡出孔雀,常以二月来翔,月馀而去。   《异物志》曰:孔雀,其大如雁,而足高,毛皆有班文彩。捕得畜之,拍手则舞。   又曰:孔雀形体既大,细颈隆背,似凤皇。自背及尾,皆作珠文,五彩光耀,长短相次;羽毛末皆作员文,五色相绕,如带千钱,文长二三尺。头戴三毛,长寸,以为冠。足有距。栖游冈陵,迎晨,则鸣相和。   傅巽《奢俭论》曰:丰狐以赤色祸身,翡翠、孔雀,亦灾斯文。   杨孝玄《交州异物志》曰:孔雀,人指其尾,则舞。   刘欣期《交州记》曰:孔雀色青,尾长六七尺。能舒舞,足为节。出岭南诸处。   《岭南异物志》曰:交趾郡人多养孔雀,或遗人以充口腹,或杀之以为脯腊。人又养其雏以为媒,旁施网罟捕野孔雀,伺其飞下,则牵网横掩之。彩其金翠毛,装为扇拂。或全株生截其尾为方物,云生取则金翠之色不减耳。   ○翡翠   《尔雅》曰:翠,鹬也。(郭璞注曰:似燕,绀色,出郁林)   《孝经援神契》曰:神灵滋液,则翠羽曜。   《周书》曰:成王时,苍梧献翡翠。   《汉书》曰:尉佗献文帝翠鸟千。   又曰:燕刺王旦,郎中侍从貂羽黄金附蝉。(晋灼曰:以翠羽饰冠。)   徐广《车服注》曰:天子辂金根车,翠羽盖。皇后首饰步摇,八雀九革,加翡翠。   《吴录》曰:薛综上疏曰:"日南远致翡翠,逞案宝玩。"   《晋令》曰:翡鸟不得西度陇。   《仓颉解诂》曰:鹬,囱梆名也。   《说文》曰:翡翠,青赤雀也。   《异物志》曰:翠鸟似燕,翡赤而翠青,其羽可以为饰。   《南州异物志》曰:翠惟六翮,毛长寸馀,青茸;翡大於燕,小於乌臼。   杨孝玄《交趾异物志》曰:翠鸟先高作巢。及生子,袄戤,恐坠,稍下作巢。子生羽毛,复益袄戤,又更下作巢也。   《南中八郡异物志》曰:翠大如燕,腹背纯赤,民捕食之,不知贵其毛羽也。   《广志》曰:翡色赤,翠色绀,皆出交趾兴古县。   《交州志》曰:翡翠出九真,头黑,腹下赤,青缥色,似鹧鸪。   《太玄经》曰:翡翠狐貂,好作咎也。   《离骚》曰:翾飞兮翠层。(层,举也。誙舞工巧,翾然若翠举。)   《楚辞》曰:翡帷翠帱。(王逸注曰:翡翠之羽彫饰帱帐。)   宋玉《登徒子赋》曰:眉如翠羽。   司马相如《子虚赋》曰:错翡翠之威蕤。(以翡翠之羽饰步摇,置之笄头也。)   左思《吴都赋》曰:山鸡归飞而来栖,翡翠列巢以重行。   刘邵《七华》曰:剪俊陵之缥翠,承葱岭植堤鸡。   《秦书》曰:符坚时,西域献翠鸟四头,雄雌各二。笼盛之,月馀,并死。   《左传》曰:郑子臧好聚鹬冠。   《战国策》曰:赵且伐燕。苏代谓燕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见蚌脯!'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必有死鹬!'蚌、鹬两不肯解,渔者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敝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范子计然》:计然者,蔡丘濮上人。晋三公子,姓辛氏,字文子,博学无所不通。范蠡知其贤人,卑身事之。请受道藏於石室,乃刑白鹬而盟焉。   ○鹧鸪   崔鸿《蜀录》曰:蜀连有灾,天雨血,地仍震,地生毛,鹧鸪集城下。   《异物志》曰:鹧鸪,其形似雌鸡。其志怀南不始北,其名呼飞"但南不北"。其肉肥美,宜炙,可以饮酒,为诸膳也。   《岭表录异》曰:鹧鸪臆前有白圆点,背上间紫赤毛,其大如小野鸡,多对啼。   《南越志》曰:鹧鸪虽东西回翔,然开翅之始,必先南翥。(亦胡马嘶北之义也。)其鸣自呼"社"。《薄州本草》云:"自呼钩辀格磔。"李群玉《山行闻鹧鸪诗》云:"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钩辀格磔声。"   ○白鹇   《西京杂记》曰:南越王献高帝白鹇、黑鹇各一只。   《后汉书·班固传·西都赋》曰:招白鹇,下双鹄。榆文竿,出比目。   王彪之《闽中赋》曰:林鹇绣白。   谢惠连《雪赋》曰:白鹇失素。   《云南记》曰:韦齐休使至云南,其国馈白鹇,皆生致之。   ○鹖   《说文》曰:鹖,似雉,出上党。   《列子》曰:黄帝与炎帝战,以雕、鹖为旗帜。   《汉书》曰:京兆尹张敞舍鹖雀飞集丞相府,丞相黄霸以为神雀,欲以上闻。敞劾奏之,霸大惭。   《续汉书·舆服志》曰:虎贲、武骑皆鹖冠。鹖者,勇雉也,其斗死乃止。故赵武灵王以表武士焉。   《晋八王故事》曰:张方将移惠帝於长安,入殿奉迎,自领五千骑,皆捉铁缠槊二节,发眊系兜鍪,皆用凉州白鹖毛,望之若茶,天子见之大惊。   《山海经》曰:辉诸之山,其鸟多鹖。(郭璞症曰:似雉而大者,有毛角,健斗,至死乃止。)   《苏子》曰:葱藿寸之印,施丈尺之组,载貂鹖之尾,建千丈之城,此世俗之富贵也。   ○鹌   《尔雅》曰:鹌,鴾母也。其子鸋。(郭璞症曰:鹌,青州呼鴾母。《广雅》曰:鴽,鹌也。)   《说文》曰:鹌,鹑属也。一曰牟母,一曰鴽。   《吕氏春秋》曰:季春之日,桐始华,鼠化为鴽。(桐,梧也,是月华,故曰始华,田鼠化鴽。幽州谓之鹌。)   ○鹑   《诗》曰:《鹑植导奔》,刺卫宣姜也。鹑植导奔,鹊之疆疆,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又曰: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鹑兮?   《尔雅》曰:鹩鹑,其雄鶛牝庳,其子文。(郭璞症曰:鹑,鹌属者也。)   《春秋运斗枢》曰:机星散为鹑。德义少,残百家,则鹑生狗。   《大戴礼·夏小正》曰:三月,田鼠化为鴽。鴽,鹩也。化而之善,故尽其辞也;鴽为鼠,化而不善,故不尽其辞也。   《广志》曰:宛鹑以供御。   孔玄舒《在穷记》曰:赵太龙以鹑二十枚奉上老母。   《南方草物状》曰:短头细黄鱼,以九月中因秋风而变成鹑。上圃吏民捕取,盐炙食,滋味肥美。出交趾合浦郡。   《东方朔别传》曰:占人被召见,人以网求鹑,鹑飞入网,知必有罪。"非"入"网","罪"种故也。   《庄子》曰:田鼠化为鹑。   《淮南万毕术》曰:虾蟆得瓜,平时为鹑。(注云:取瓜去辨,置生虾蟆其中,杀鹑,以血途瓜,坚塞之,埋东垣北角,深三尺。其平日,发出之,为鹑矣。)   贾谊《新书》曰:宋康王时,有雀生鹑。占之曰:"小生巨,必霸天下。"康王大喜。射天笞地,斩社焚之,为齐所灭。   徐干《中论》曰:俗士之牵达人,犹鹑鸟之欺孺子。鹑之性善近人,飞不迅,行不寿,似将可获,故孺子逐之不已;首士似将可悟,终难可移,达人所以缓唇鸣声而不舍也。   《周书·时训》曰:清明之日又五日,田鼠化为鴽。鼠不化,国多贪残。   《兵书》曰:两敌相当,鹑集壁上军,士五日败。   干宝《晋记》曰:赵脱凶篡位,有鹑入太极前殿,有雉集於东堂。   《楚辞》曰:鹯鹞兮轩轩,鹑鹌兮甄甄,哀我兮寡独,靡有兮匹伦。   《穷神秘苑》曰:安定原上筑城时,奠祭以觚爵。忽有一鹑飞於觚之上,因名"鹑觚之城"。后魏文帝天统中,立为鹑觚县。   《梦书》曰:鹑鷃为斗,相见怒也。梦见鹑鷃,忧斗也。   刘欣期《交州记》曰:武宁县秋九月,黄鱼上化为鹑鸟。   ○万春鸟   《三国典略》曰:北齐高纬时,有万春鸟见齐仙都苑。上为造万春堂,以应嘉瑞。   ○舍利鸟   《隋书》曰:婆厉妃有鸟,名舍利,解人语。大业十年,遣使入贡。后遂绝。   ○兵曹鸟   《唐书》曰:崔希乔为并州兵曹,厅前冈苇有小鸟如鹪鹩来巢,孕卵五色,且如鸡子。数日,壳毁雏见。已逾于母月馀,五色成文,大如鸡,驯扰闲暇。顷之飞翔,时归旧所。人到令号"兵曹鸟"   ○巢衣鸟   《洞冥记》曰:汉武帝时,忽有细鸟集於帏帟,或集人衣襟,因名曰"巢衣鸟"。宫内嫔妤皆悦之。有鸟集其衣者,辄蒙爱幸。至武帝末,稍自死。人犹爱其皮,服其皮者,多为丈夫所媚。王莽末,犹有一两个去来,莽罗得之。   《太平御览》 宋·李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