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PT小说程序 > 类书文集 > 太平御览 > 卷九百四十一 ◎鳞介部十三

太平御览 卷九百四十一 ◎鳞介部十三

作者:李昉 分类:类书文集 更新时间:2025-01-15 12:09:19 来源:本站原创

  ○贝   《尚书·禹贡》曰:淮海惟杨州,岛夷卉服,厥篚织贝。   又《顾命》曰:大贝鼖鼓在西房。(大贝,如车渠,商周传宝之。)   《毛诗·节·巷伯》曰:苈兮菲兮,成是贝锦。(贝如锦也。)   又《义疏》曰:有紫贝,质白如玉,紫点,为文皆行列相当。大者径一尺七寸。今九真交阯以为杯盘实物也。   《孝经援神契》曰:德至渊泉,则江生大贝。   《尔雅》曰:贝,陆居贆,(方遥切。)在水者蜬;(水陆异名也。贝中肉如科斗,但有头尾。音含。)大者魧,(《书大传》曰:大贝如车渠。谓车〈车冈〉,即魧属。魧,户郎切。)小者鲭。(今细贝,亦有紫色者,出日南。鰿音青。)玄贝,贻贝;(黑色贝也。)馀貾,(音池。)黄白文。(以黄为质,白为文点。)馀泉,白黄文。(以白为质,黄为文点。今之紫贝,以紫为质,黑为文点。)蚆,(音巴。)博而頯(頯者,中夹广两头锐。頯,逵、轨二音。)蜠,(音囷。)大而险,(险者,污薄。)〈虫责〉,小而橢。(即上小贝。橢,谓狭而长。此皆说贝之形容。橢,索妍切。)   《说文》曰:贝,海介虫也。古者货贝而宝龟也。   《汲冢周书·王会》曰:共人玄贝。(共人,吴越之蛮。玄贝,昭贝也。)   《汉书》曰:文帝赐尉佗书,佗因使者献紫贝五百。   《后周书》曰:步落稽,妇人多贯蜃贝以为饰。   《隋书》曰:流求国人用鸟羽为冠,饰以珠贝。   《唐书》曰:吐浑国,妇人辫发萦后,缀以珠贝。   又曰:拂菻国,有大贝车渠。   《淮南子》曰:商拘文王於羑里。於是散宜生乃以千金求天下之珍怪,得大贝百朋。(五百为一朋也。)   《山海经》曰:虢山之尾,其上多玉。鱼水出焉,其中多文贝。   又曰:邽山,濛水出焉。其中多贝。(贝甲中肉如科斗,但有头尾。)   又曰:赤死戤东,有苍梧之野。爰有文贝。(紫贝也。)   《南州异物志》曰:交趾以南,海中有大文贝,质白文紫,天姿自然,不假雕琢磨莹,而光焕烂。   《六韬》曰:商王拘周西伯昌於羑里。太公与散宜生金千镒,求珍物以免君罪。九江之浦,有大贝百冯。(《诗》作"朋"也。)   《盐铁论》曰:教与俗改,敝与世易。夏后氏以玄贝,周人以紫石。   《相贝经》曰:珪延得大贝於昌阳弱泉,为五帝瑶器也;得拘吝何贝,大如轮,为文王寿;穆王得大紫贝,悬其壳於昭阳观,以消恶雾。   又曰:濒瞬荡可以朗目;南海贝如珠,可以治水毒也;浮贝,投水则浮也;醟贝,使童子愚、女子淫。   《岭表录异》曰:紫贝,即砑螺也,儋振夷黎海畔彩以为货。   《南越志》曰:土产明珠,大贝,即紫贝也。   ○螺   《易·说卦》曰:离为蠃。(注曰:刚在外也。)   《周官·天官上·鳖人》曰:祭祠供蠯羸蚳,以授醢人。(蠃,螔蝓也。郑司农云:蠯,蛤也。杜子春云:蠯,蚌也。蠯,音陴。)   《国语》曰:大夫种谋吴曰:"今吴大荒其民,必移就蒲蠡於东海植吊,必可伐。"   《广志》曰:海文蠡数种,其大者受一升,南人以为酒杯。   《魏书》曰:汉末,天下荒乱,率乏粮穀。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相食,州郡萧条。   《宋书》曰:玄嘉末,魏太武征彭城,遣使求酒及柑橘。张畅宣孝武帝命,致螺杯杂粽,南土所珍。   《北史》曰:隋刘臻性好啖蚬,以音同父讳,呼为扁螺。   《淮南子》曰:蠃〈虫丽〉愈烛睨,(蠃,附螺也。蛳,细长螺也。烛睨,目中疾。)此皆治目之药也。人无故而求此物者,必有蔽其明也。   《水经》曰:桂阳贞女峡,峡西岸高岩名贞女山,山下际有石如人形,高七尺,状女子,故名贞女峡。古来相传,有数女取螺於此,遇风雨昼晦,忽化为石。   《山海经》曰:旬山,洵水出焉,南流注於阏泽。其中多芘蠃。(紫色螺也。)   又曰:邽山,濛水出焉。有螺,鱼身而鸟翼,见则其邑大水。   《搜神记》曰:谢端,复官人。少孤,为乡人所养。年十八,恭谨自守。后於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盆耳,将盍瓮中。每早至野,还,见有饮饭汤火处。端疑之,於篱外窥之,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便入问之,女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天帝哀卿少孤,使我权相为守舍炊煮,待卿后得妇当还去。今无故相伺,不宜留此。"忽有风雨而去。   徐衷《南方记》曰:马轲蠃,大者围九寸,长四寸;细者围七寸,长三寸。   《南州异物志》曰:鹦螺,状如复杯,头如鸟头,向其腹视,似鹦鹉,故以名。肉离壳食,惟以筋自系於壳,饱则入壳中。若为鱼所食,壳乃浮出,为人所得,质白而文紫。   崔豹《古今注》曰:蜗牛宛转,有草纹缚为结,似螺髻。   《交州异物志》曰:寄居山,康虫而长,如蠡而脚似蜘蛛,大无壳,入蠡壳中。   又曰:螺大者如筥,一边重,可为酒器。   又曰:吒螺,著海边树上,见人吒,如人声。可食。   又曰:苍螺,江东人以为碗。假猪螺,日南有之,厌为甲香。   邓德明《南康记》曰:平固水口下流数里,有螺亭临江。昔一少女,曾与伴俱乘小舡江汉彩螺,既逼暮,因停沙边共宿。忽闻骚骚如军马行,湏臾,乃见群螺张口无数,相与为灾,来破舍啖此女子。同侣诸妪当时惶怖不敢作声,悉走上岸。至晓方还,但槛迩耳。收敛圣骨,薄埋林际,归报其家,经四五日,间近所埋处,翻见石蒙穹窿,高十馀丈,头可受二十人坐也。今四面有阶道,仿佛人冢,其顶上多螺壳,新故相仍,乡传谓之螺亭。   《世语》曰:卫瓘,大康永熙中,家人炊饭堕地,尽化为螺,出足而行。瓘终见诛。   《广五行记》曰:晋武帝时,裴楷家炊黍在甑,或变为螺,其年吭蒌。又石崇家稻米化螺,崇亦被诛。   《岭表录异》曰:鹦鹉螺,旋尖处屈而朱,如鹦鹉嘴,故以此名。壳上青绿班。文者可受二升。壳内光莹如云母,母为酒杯,奇而可玩。又红螺,大小亦类鹦鹉螺,壳薄而红,亦堪为酒器。刳小螺为足,缀以胶漆。   葛龚荐戴昱曰:肱年六十二,兄弟同居二十馀年。及为宗老分旧业,昱将妻子逃入虞泽,结茅为室,捃获野豆,拾掇蠃蚌,以自赈给。   ○蚌   《易通卦验》曰:小雪,雉入水为蜃。   《尔雅》曰:蜃,小者珧。(珧,玉珧也,即小蚌。珧音遥。)   《说文》曰:〈鱼丙〉,(步梗切。)蚌也;鮚,(巨栗切。)鱧(音蚌。)也。   《汉书》曰:汉律,会稽献鮚酱二升,〈虫丰〉蜃之属也。   《周书》曰:成王时,具驱献蜃。(郑玄注曰:蜃,大蛤也。)   《大戴礼》曰:十月,雉入淮为蜃。蜃者,蒲芦也。   《春秋后语》曰:齐、赵将伐燕,苏代为燕说赵王曰:"今者臣来,过小水,见小〈虫丰〉方出暴,而鹬啄其肉,〈虫丰〉合而挟其喙。(喙,口也。上啄其肉,音张角切;下喙,音许秽切。)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必见〈虫丰〉脯!'〈虫丰〉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必见死鹬!'两不相舍,渔父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其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大王熟计之。"赵王於是乃止。   《魏志》曰:孔融与韦康书云:"玄将仲将,不意双珠,近出老蚌。"   《陈书》曰:武帝雅善恭俭,膳不过数品。私飨曲宴,皆用瓦器蚌盘。   《唐书》曰:太宗谓侍臣曰:"蜃性含水,待月而水生;木性怀火,因燧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而成美。"   《墨子》曰:申屠狄谓周公曰:"贱人何可薄耶?周之灵圭出於土石,楚之明月出於蚌蜃,少豪大家出於污泽,天下诸侯皆以为宝。狄今请退也。"   《淮南子》曰:季秋,爵入大水为蛤。(爵,依屋之雀也,飞鸟也,随阳下藏故为蛤。)   又曰: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剡,利也。耜,臿属也。蜃,大蛤,摩令利,用挚犭希。耨,除苗秽。)   又曰:孟冬,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雉,阳鸟也。三岁而死,极阳化阴,故随阴气入水为蜃。蜃,大蛤也。)   又曰:明月掷觊,出於蛖。(音尨。)蜃。(珠有夜光之明月,生於蛖中。)   又曰:毛羽者,飞行之类也,故属於阴。日者,阳掷犄也。是以春夏则群兽除,日至而麋鹿解。(解角也。)月者,阴之宗也。是以月亏而鱼脑减,月死而螺蚌〈疒秋〉。(〈疒秋〉,諴蹵也。)   又曰:古者,民茹草饮水,彩树木之实,食蠃蠬之肉。时多疹病、毒伤之害。   又曰:明月掷觊,蜃蠬之病而我之利;虎爪像牙,禽兽之利而我之害。(我犹人也。)   又曰:蚌、像之病,人植郸也。(蚌,大蛤中有珠,像牙,还以自病,故人得以为宝。)人之病,将有谁宝之者乎?(人以利欲为病,无人宝之,故曰将有谁宝。)   《西京杂记》曰:长安始盛饰鞍马,竞加雕镂。或一马之饰直百金。皆用白蜃为珂,紫金为花,以饰其上。   《越地形记》曰:夏靖《答车茂弘论鄮县书》曰:"其蚌蛤之属,目所希见,耳所未闻。"   徐衷《南方记》曰:白珠蚌,壳长三寸半,涨海中,深六七丈,去岸四五十里。   《永嘉郡记》曰:乐成县木履山东带彩海门。凡海彩者,皆由其门,故以为名。多香螺、文蛤之属。   《博物志》曰:东南之人食死戤产,西北之人食陆畜产。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食陆畜产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焦也。   杜宝《大业拾遗录》曰:南方林邑,有大蚌盈车,明珠至寸,不以为贵,国人不彩。   《交州异物志》曰:乌浒山居,射翠取羽,剖〈虫丰〉采珠。   任昉《述异记》曰:淮死晷,黄雀至秋化为蛤,至春复为黄雀,五百年化为蜃蛤。   《岭表录异》曰:珠池,帘州边海中有洲岛,岛上有大池,谓掷觊池。每年修贡珠,户户入池彩珠,皆彩老蚌剖而取珠。池在海上,疑其底与海通。珠如豌豆大,常珠也;如弹丸者,亦时有得;径寸照室掷觊,卒不可遇也。又取小蚌肉,贯之以篾,曝乾,谓掷觊母。容桂人率交袁烧之,以荐酒肉也。中有细珠如梁粟。乃知珠池之蚌,随其大小,悉胎中有珠矣。   延笃《与高义方书》曰:今兹以五经为鼎簠,书传为俎笾,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未暇〈虫丰〉也,宜勿以为念。   郭璞《江赋》曰:紫蚢如渠,洪蚶专车。琼蚌晞曜以莹珠,石〈虫去〉应节而扬葩。   《太平御览》 宋·李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