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PT小说程序 > 类书文集 > 太平御览 > 卷三百八十七 ◎人事部二十八

太平御览 卷三百八十七 ◎人事部二十八

作者:李昉 分类:类书文集 更新时间:2025-01-15 11:13:37 来源:本站原创

  ○黑子   《汉书》曰:高祖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又《贾谊传》曰:今淮阳之比大诸侯,仅如黑子之著面,不足以有所禁御。   范晔《后汉书》曰:黄昌字圣真,迁蜀郡太守。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宁於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为民妻。其子犯事,乃诣昌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云:"本会稽黄昌妻也,尝为贼所掠至此。"昌惊曰:"何以识黄昌邪?"曰:"昌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当至二千石。"昌乃出足示之,因相持泣,还为夫妻。   《楚国先贤传》曰:来阳顾绍,字伯蕃,年十八为郡门下幹,迎太守许荆,视荆跖下而笑。荆怒问之,绍曰:"见明府跖下有黑子,绍足亦有之,欣而故笑。"   ○汗   《说文》曰:汗,身液也。   《释名》曰:汗,氵旱也。出其衣氵旱々然。   《易·涣卦》曰:涣汗其大号。   《史记》曰:苏秦说齐王曰:"临淄举袂成帷,挥汗成雨。"   《东观汉记》曰:光武诏曰:"平阳丞李善称故令范迁於张堪,令人面热汗出,其赐堪家杂缯百匹,以表廉吏。"   《献帝传》曰:旧仪三公领兵见,令虎贲执刃扶之,曹操顾左右,汗流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江表传》曰:孙权即尊位,请会百官,归功周瑜。张昭举笏欲褒赞功德,未及言,权曰:"如张公计,今已乞食矣。"昭大惭,伏地汗出。   《魏志》曰:初,太和中中护军蒋济上疏,宜遵古封禅。诏曰:"闻济斯言,使吾汗晨○足。"   王隐《晋书》曰:华表字伟容,平原高唐人。侍中石苞朝出,表问国家如何,苞曰:"武帝更生也。"表闻,汗出沾背。   《晋书》曰:大司马桓温来朝,顿丘新亭召侍中王坦之、吏部尚书谢安石,将害之。坦之恐,将欲出奔,谢安止之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君何所逃?"既见温,之前,大惧,仓惶倒执手板,汗流沾衣。安石后至,从容高视良久,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方,明公何须壁后置人?"温笑曰:"不能不尔。"遂却兵欢语,移日而罢。   《续晋阳秋》曰:桓玄尝诣会稽王道子,道子已醉,对玄张眼属四坐云:"桓温作贼。"玄见此辞,势难测,伏席流汗。长史谢重敛板正色曰:"故大司马公废昏立明,功全社稷。风尘之论,宜绝圣听。"   《唐书》曰:张又新等构李绅,贬端州司马,朝臣表贺,又至中书贺宰相。及门,门者止之曰:"请少留,缘张补阙在斋内与相公谈。"俄而又新挥汗而出,旅揖群臣曰:"端溪之事,又新不敢多让。"人皆辟易惮之。   《淮南子》曰:今夫徭者,揭䦆锸,负笼土,(徭,役也。笼,受土笼也。)盐汗交流,喘息薄喉。(白汗碱如盐,故曰盐。)   《风俗通》曰:传曰后稷触冬垦田,流汗而种,田不生者,人力非不至,天时不与。   《世说》曰:锺毓、锺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召见,问毓曰:"卿何汗?"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又曰:桓公既废太宰父子,仍上表欲除之,简文手答书云:"所不忍言,况过於言?"桓又重表,简文复手答云:"若使晋祚灵长,明公便应奉行此诏;若大运去矣,请避贤路。"桓公读诏,手战汗流,於此而止。   《语林》曰:何晏美姿容,明帝见之,谓其傅粉,赐之汤饼。晏食之,汗出流面,以巾拭之,色转皎然。   扬雄《长杨赋》曰:高祖〈革是〉鍪生虮虱,甲胄被沾汗。   左思《齐都赋·序》曰:连衽有云覆之阴,挥汗有雨洒之濡。   又《吴都赋》曰:流汗霡霂,则中逵泥泞。   《司马迁书》曰: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   ○唾   《说文》曰:唾,口液也。   《左传·僖三十三年》曰:晋襄公获秦三帅,文嬴请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隳军实而长寇雠,亡无日矣。"不顾而唾。   《史记》曰:孟尝既废而复用,冯驩迎之。未到,孟尝君太息曰:"文尝好客,遇客无所敢失。文一日废,皆背文而莫顾文者,如复见面,文必唾面。"   《战国策》曰: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求於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大臣强谏,太后谓左右曰:"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沈约《宋书》曰:仆射谢景仁,性矜严整洁,居宇清丽,每唾,转唾左右人衣,事毕,即听浣濯。每欲唾,左右争来受之。   《赵书》曰:石虎娉崔氏为夫人,无宠。所爱郑夫人有百日女病,谓崔与药,以告。后石虎作威问之,崔言:"外舍见小子以少唾其容,作实非药也。"后石乃射之一箭,通中而死。   《秦记》曰:苻朗渡江,尝与朝士宴集。时贤并机蓐壶席,朗欲夸之,唾则令小儿跪而张口就唾而含出,坐者为不及之远矣。   《吕氏春秋》曰:齐庄公之时,有士曰宾卑聚,梦有壮士,白缟之冠,练布之衣,素屦,黑剑,从而叱之,唾其面,惕然而寤,徒梦也。终坐不决,明日,召其友而告之曰:"吾少好勇,无所挫辱。今夜辱,吾将索之,得之则可,不得将死。"每朝立于衢,三日不得,退而自刎。   又曰:伍员出奔过郑,问许公,许公东向唾。员知所归矣,乃奔吴。   《庄子》曰:蚿谓蛇曰:"子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   《风俗通》曰:彭祖寿年八百岁,犹恨唾远。   《周生烈子》曰:人君其尊重矣,音声振於金玉,咳唾甘於醴泉。   《九州春秋》曰:公孙瓒曰:"始天下兵起,吾谓其唾掌可决。"   《樊英别传》曰:樊英既见陈毕,西南向唾,天子问其故,对曰:"成都今日失火。"后蜀郡太守上火灾,言时云雨从东北来,故火不为害。   《列仙传》曰:丁次卿欲还峨眉山,语主人云:"当相为作漆,以罂十枚,盛水覆口,从唾之。一日乃发,皆成漆。"   《神仙传》曰:楚夫人者,刘纲妻也,俱行道术,各自言胜。纲唾盘中水即成鲤鱼,夫人唾盘中水成獭,食鱼。与试术,事事不如。   《述异记》曰:有人乘船从下流还县,有一人通身黄衣,担两笼黄瓜,求寄载之。黄衣人乞食,船主与之。船適至岸下,乃唾盘上,径上岸直入去。船主取向食器视之,见盘上唾悉是黄金。   《列异传》曰:南阳宗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鬼所忌,鬼答云:"惟不喜人唾。"伯便担鬼着头上急持行之,径至市中,下着地,化为一羊,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五千。   《幽明录》曰:汉武帝在甘泉宫有玉女降,尝与武帝围棋相娱。女风姿端正,帝密悦,乃欲逼之,玉女唾帝面而去,遂病疮经年。故《汉书》云"避暑甘泉宫",此其时也。   赵壹《嫉邪赋》曰: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涕泪(泪事已多见在"泣"篇。)   《说文》曰:涕,鼻液也。   《周易·离卦》曰: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毛诗·北阝·柏舟》曰: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又《谷风·大东》曰:眷言顾之,潸焉出涕。   《礼记·檀弓上》曰:孔子合葬于防,封之,崇四尺。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   又曰:孔子至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贡脱骖而赙之。子贡曰:"脱骖於旧馆,无乃已重乎?"夫子曰:"予向者入而哭之,遇一哀而出涕;予恶夫涕之无从也。小子行之!"   又曰:将军文子之丧,既除丧而后越人来吊。主人练冠待于庙,垂涕泪。   又《内则》曰:父母唾涕不见。(辄刷去之。)   《左传·襄四》曰:孟孙卒。臧孙入,哭甚哀,多涕。出,其御曰:"孟孙之恶子也,而哀如是。季孙若死,其若之何?"   《公羊传·哀公》曰:西狩获麟。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何休注曰:"袂,衣襟。")   《史记》曰:苏秦说鬼谷先生,泪下沾襟。   《东观汉记》曰:来歙、盖延攻公孙述,蜀人大惧,使客刺歙未死。驰告盖延,延见歙,悲哀不能仰视,歙叱曰:"欲属以军事,而乃效儿女之涕泣乎?"   又曰:更始害齐武王,光武饮食语笑如平常,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   萧子显《齐书》曰:鱼复侯子响,字云音,世祖弟四子也。死时年二十二,上怜子响死,后游华林见猿对树跳子鸣,上留目久之,因呜咽流涕。   崔鸿《后燕录》曰:秦宦人光祚先入晋,晋以祚为河北郡。至是来归,慕容垂见祚,流涕曰:"秦主知我理深,吾事之亦尽。淮南之败,吾效忠节,每思畴昔之顾,未尝不中宵忘寝。"祚亦歔欷。   又曰:慕容熙苻后卒,制百僚於宫内,设位哭,令沙门素服,使有司按检哭者,有泪以为忠孝,无则罪之。於是群臣振惧,莫不含辛以为泪焉。   《尸子》曰:曾子每读《丧礼》,泪下沾襟。   又曰:费子阳谓子思曰:"吾念周室将灭,涕泣不可禁也。"子思曰:"然今一人之身,忧世之不治,而涕泣不禁,是忧河水浊而泣清也。"   《邴原传》曰:原五幼孤,过学舍而泣。师曰:"何泣?"原曰:"孤者易感。夫学者皆有父母也,(一则显其不孤,二则显其学。)故恻然涕零。"师哀原,曰:"欲书取书,不须费也。"   《管宁别传》曰:宁身长八尺,龙须秀目。每祭,未尝不伏地流涕。   《三齐略》曰:郑司农常居其城南山中教受。黄巾乱,乃遣生徒崔琰,诸贤於此挥涕而散。所居山下,草如薤叶,长尺馀许,坚纽异常,时人名为康成书带。   《世说》曰:晋玄帝过江饮酒,王茂弘与帝有旧,流涕谏之。帝许之,从是遂断。   《语林》曰:王太保作荆州,有二儿亡,一儿还葬旧茔,一儿留葬。太保垂涕曰:"不忘故乡,仁也;不恋本土,达也。惟仁与达,吾二子有焉。"   《素问》曰:肝液为泪。   ○欠   《释名》曰:欠,嵚也。开张其口,唇嵚嵚然。   《说文》曰:欠,张口出气也。   《礼记·曲礼》曰: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屦、视日之蚤暮,侍坐者请出矣。   又《内则》曰:在父母舅姑之所,不敢欠伸、跛倚、睇视。   《宋玄嘉起居注》曰:尚书仆射孟顗於后堂敕见,亢声大欠,有违仪礼,被劾,诏无所问。   ○嚏(音帝)   《释名》曰:嚏,声乍嚏而出也。   《毛诗·卫风》曰: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礼记·月瘤路曰:季秋行夏令,则人多齀嚏。   又《内则》曰:在父母舅姑之所,不敢哕噫嚏咳也。(哕,於越切。噫,於界切。咳,开代切。)   《太平御览》 宋·李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