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PT小说程序 > 佛学宝典 > 阿弥陀经摘注接蒙 > 经题

阿弥陀经摘注接蒙 经题

作者:李炳南 分类:佛学宝典 更新时间:2025-01-06 15:39:01 来源:本站原创

佛说阿弥陀经摘注接蒙

菩萨戒优婆塞德明李炳南编

佛说阿弥陀经

【疏钞撷补】佛、佛陀之简也。佛陀梵语。亦作菩提。其义为觉。一曰自觉。谓自悟本性。二曰觉他。谓说法度人。三曰觉行圆满。备斯三义。 凡成佛道者。皆曰佛。此之言佛。释迦牟尼也。

 

【按】印度有四种阶级。中译为四种姓。一婆罗门。二刹帝利。三吠舍。四首陀。释迦佛乃刹帝利种姓。中印度迦毘罗国净饭王之太子。俗名悉达多。二十九岁出家。阿含大涅槃本行集等经皆言之。本起瑞应等经。则谓十九岁出家。通常多从后说。在雪山修行。六年证道。说法度生四十九年。诞生之年。因印俗忽视历史。其典籍无明确记载。我国考据亦诸说分歧。有谓西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者。有谓东周灵王十五年甲辰者。其间相差。竟达四百四五十年之久。梁任公佛学十八篇。据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内载众圣点记一段。其大概谓佛涅盘后。弟子优婆离及时结集律藏。编成善见律。以是年七月十五日夏 安居终时。将律香花供养。于末简记点。后即每年是日记点。六朝时由僧伽跋陀罗传到中国。齐永明七年。在广州竹林寺译成汉文。即于其年七月十五日下最后一点。共约九百七十五点。循此上推。知佛入灭当在东周敬王三十五年。是亦不主西周说也。考迦毘罗国遗址。在今喜马拉雅山麓。尼泊尔西南。拉普的河以东。

【按】说者是释迦牟尼佛演说也。

【疏钞演义】阿弥陀。此云无量。以功德、智慧、身相、光明。一切皆悉无量故。

【按】阿弥陀佛梵语也。自古译家对梵语有数种不翻。至唐玄奘法师复定为五不翻例。一秘密。二含多义。三此方所无。四顺于古。五为生善。阿弥陀具秘密、含多义、为生善、三义。故不翻也。 疏钞演义。谓功德、智慧、身相、光明、一切皆悉无量。而寿命无量。亦包涵在内。

【修西定课】经法也。

【按】各家释经字甚繁。兹节录数种如下。经者镜也。备载善恶诸因果法可鉴知故。又言正。至正无邪。引人离欲故。又言径。乃从凡入圣。众生诸佛共由之道也。又言门。欲成佛道。由此入故。欲化众生。由此出故。又具五义。一曰出生。出生诸义故。二曰泉涌。义味无尽故。三曰显示。显示真心故。四曰绳墨。辨诸邪正故。五曰结鬘。贯穿诸法故。又具常法二义。三世不易其说曰常。十界同遵其轨曰法。具此众义。故名曰经。亦经藏之通称也。 又经通五尘为体。此方只具三尘。谓文经。语经。即触尘为经。文经即色尘。语经即声尘。若禅宗棒喝之教。喝即声尘。棒即触尘也。他方如香积国即以香尘为经。彼国众生闻香。便能悟道故。又西方弥陀国土。即具五尘为经。若是。经之一字。又岂文字言语哉。凡使此心悟道契理者。皆是经也。拈来一法无非是道。禅宗不立文字。盖有其由。是故一香一色皆经教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疏钞撷补】姚秦者后秦也。晋十六国之一。羌族。姚苌弑苻坚自称秦王。史称后秦。据长安。今陕西中部。河南南部。甘肃东部之地。凡三主。三十四年。为东晋所灭。

 

【疏钞】三藏者。通经律论兼善华梵故。法师者。佛法所属。演扬诲众。为表范故。

【要解便蒙钞】鸠摩罗什。具足应云鸠摩罗耆婆什。此云童寿。谓童年而有耆德也。祖居印度。世为王臣。父弃位舍家游学。至龟兹。国王闻其贤明。以女妻之。而生什。七岁出家。苻坚建元九年。太史奏曰。有德星现于西国。当有智人入辅。坚曰。西域有罗什。襄阳有道安。非此人耶。后遗将军吕光西伐龟兹。与什同归。光闻姚苌杀坚。自据西凉。至姚兴即位。吕光亦死。吕隆复立。姚兴灭凉。方入秦都。

【按】译者翻译彼方文字言语。成为此方文字言语也。汉时设四方官。掌四方语言。东方曰寄。南方曰像。西方曰狄。北方曰译。后统以译名。不知演自何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