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PT小说程序 > 外国名著 > 安娜·卡列尼娜 >

安娜·卡列尼娜 十

作者:托尔斯泰 分类:外国名著 更新时间:2024-12-05 12:11:14 来源:本站原创

莱温思忖,他是个什么人,他活着为了什么,找不到答案,他便陷入了绝望;但是他不再向自己提这些问题时,他便好像知道他是什么人,他为什么活着,因此他就毅然决然地行动着,生活着。最近,他生活过得比过去充实得多。

六月初,他回到乡下,又忙乎起他的日常事务。干农活,同庄稼人和邻居打交道,做家务,处理姐姐和哥哥托付他的事务,处理与妻子和亲属的关系,照料婴儿,加上今年春天萌生的对养蜂的爱好,这一切事务占去了他的全部时间。

这一切,还有打猎和养蜂使莱温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登登的,这样的生活,回过头来想想,真毫无意义。

莱温知道,回到家得首先去看望一下身体不好的妻子,那些已经等了他三个小时的农民,还可以叫他们再等一会儿。他也知道,虽说养蜂场上收集蜂群不失为一大乐趣,但他要去同找到养蜂场来的那些农民谈话,只得忍痛割爱,让老头儿独个儿去收集蜂群。

莱温不仅十分清楚他必须做什么,而且也十分明白,所有这一切他应当怎么做,以及当前更要紧的是什么事。

眼下,他仿佛一张犁,身不由己地在地里越陷越深,不犁出一条垄沟来,是拔不出身来的。

思前想后往往弄得他犹疑不决,看不清他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可是当他不去思辨,就这么混日子的时候,他就觉得心中有个明镜高悬的法官,给他断定,哪种事该做,哪种事不该做,哪种事做得好,哪种做得不好。一旦做了不该做的事,他立刻就会感觉到。

对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姐姐以及习以为常地来请教他的所有乡下人的事情,他不能不做,就如不能把抱惯了的婴儿放下一样。也必须为应邀来作客的姨姐及其孩子,妻子和婴儿的舒适安逸操点心,每天也不能不花少许时间来陪伴他们。

像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那样,过家庭生活,那就是要让孩子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受同样的教育,这无疑都是必需的,就像饿了得吃饭,要吃饭就得做饭。为此,必须把波克罗夫斯克这架农业机器开动起来,得有收入才行。如同欠债必须要还一样天经地义,祖传的田产也必须保管好,让儿子将来接受这份产业时,对父亲说上几句感谢的话,就像莱温当初接受祖父苦心经营的家产时那样。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不出租土地,自己经营农业,饲养牲畜,给地里施厩肥,并且种植树木。

他懂得雇用工人工钱越低越好;但是预付比实际要少的工钱,廉价奴役雇工是不应当的,虽说这样能得益不少。在饲料缺乏的时节,可以把干草卖给农民,虽说他也同情他们。大车店和酒店应当关闭,虽说这样会断了财源。砍伐树林应当从严处治,不过农民把牲口赶到他的庄稼地里可不能科以罚款,也不能扣留牲口,尽管这么一来,使看守人很不痛快,使农民更加无法无天。必须借给每月要付给高利贷者百分之十利息的彼得一笔钱,让他不再受高利贷的剥削。但是对拖欠地租的农民可不能让他们不交或拖欠。草场上的草不割,白白损失了,不能饶了管家。但是已种了树苗的八十俄亩地上不能割草。一个雇工在农忙季节,因父亲去世而回家奔丧,尽管可以可怜他,但不能原谅,在这干活的大忙时节旷工,得扣除他的工钱。对那些什么也干不了的老仆人,每月口粮照发不误。

他做这些事务,并不是像以前那样,为了赢得公众看法的认同;恰恰相反,如今一方面因为过去办公共福利事业遭受失败而觉得心灰意冷,另一方面由于穷于思索和忙于应付从四面八方朝他压来的、大量的事务,他压根儿不再关心公共福利,他做这些事,只是因为他觉得应该做,而且非做不可。

他不知道这么做好不好,眼下他不仅不打算去证实它,而且避而不谈、甚至不想这件事。

从前(这几乎从童年开始直到长大成人),他竭力想为大家,为人类,为俄国,为整个乡村做些好事的时候,发现这种想法令人十分愉快,但实际做起来总是不尽如人意,而且对做这种事是否必要也信心不足。这种事本身最初看起来,总是意义重大,后来就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到最后便毫无意义了。如今,结婚后他变得越来越只为自己而生活,虽然想到自己的事业毫无乐趣可言,但坚信这种事业是不可或缺的,并看到它比过去搞得更加蓬蓬勃勃,规模越来越大。

他就这么打发日子,不知道,显然也无法知道,他是个什么人,为什么活在世上,而且为这种愚昧无知痛苦不堪,简直到了担心自己会自杀的地步,同时却在坚定不移地开辟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